图片
新闻搜索
2012年拍卖排行第一名 王振鹏《江山胜览图》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3-02-07 11:31:47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2013年02月01日15:15 来源:雅昌艺术网

王振鹏《江山胜览图》

王振鹏《江山胜览图》 手卷 水墨绢本

创作年代:1323年作  

尺    寸:48.7×950cm

拍 卖 行:北京保利

成 交 价:101,200,000(RMB,元)北京保利2012秋拍现场-《江山胜览图卷》 成交价:1.012亿元 成交日期:2012.12.4.

2012年12月4日晚,北京保利2012秋拍“古代书画夜场”在亚洲大酒店举槌,其中王振鹏的《江山胜览图卷》以8800万元价格落槌,加佣金1.012亿元成交,成为内地2012秋拍首件亿元拍品。

早在几个月前就被媒体高调宣布一件元代的“清明上河图”将现北京保利2012秋拍。这件出自比利时尤伦斯男爵收藏的元代宫廷画家王振鹏的《江山胜览图卷》是一件堪与北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相伯仲的纪实性风情画长卷。它再现了元代真实的生活场景。卷中绘两山(天台山、雁荡山)、两城(永嘉城、瑞安城)、两江(瓯江、飞云江)、两寺(圣寿禅寺、宝坛寺)、一海(东海)。
        2009年尤伦斯收藏的《写生珍禽图》和《十八应真图》在拍场高价成交后,带给古达书画一轮新的涨势,在这次调整的过程中,大家都期待这件作品能一改2012秋拍无亿元拍品的局面。不负众望,这件作品5800万元起拍,经过多番竞价,最终以8800万元落槌价易主,加上佣金1.012亿元。

【资料】

元代王振鹏(亦写作朋)的《江山胜览图卷》,水墨绢本,纵48.7厘米,横950厘米,作于1323年。图中生动地描绘了元代仲春季节江南的山水风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包首楷书题签:“王振朋江山胜揽图”,卷尾隶书名款:“至治癸亥春莫廪给令王振朋画”。下钤白文方印“王振朋印”朱文方印“孤云处士”。卷首钤收藏印:“重诏”,卷首和卷尾共钤有清乾隆、嘉庆、宣统皇帝的鉴藏印玺十方,并在清《石渠宝笈续编》、《石渠随笔》卷四著录。

全图共分为:天台山、永嘉城、圣寿禅寺、瑞安城、宝坛寺五个部分,开合张驰,疏密有度,充满了节奏韵律之感。

此卷曾被作为乾隆时期清宫重要藏品,被末代皇帝溥仪带出清紫禁城,一度存入长春伪满皇宫“小白楼”内。伪满灭亡后,该卷从“小白楼”散佚出去,先收藏在沈阳的郎某手中,后流入海外某私人藏家,辗转至瑞士尤伦斯艺术博物馆收藏。

在《石渠宝笈续编》著录此卷时,认为画的是“吴楚江景,界画庐舍舟车村市人物。”打开画卷,见有一座与山腰连体的石桥,瀑布从山腰的石梁下倾泻而出,此乃“石梁飞瀑”,此自然景观在中国沿海惟有一处,即是浙江东部天台山的“天台山八景”之一,其余七景为:“华顶秀色”、“铜壶滴漏”、“赤城栖霞”、“琼台夜月”、“桃源春晓”、“双涧回揽”、“寒岩夕照”。“石梁飞瀑”位于天台山中部,即今天天台山东头的金溪和西头的大兴坑溪位置上。

元代宫廷画家王振鹏(1280年左右-1350后),字朋梅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官至漕运千户。延祐年(公元1314-1320年)在宫内秘书监供职,元仁宗时曾任秘书监典薄,得以遍览古图书,仁宗赏识他,赐号弧(孤)云处士。工墨笔界画,笔法工致细密,自成一体,被誉为元代界画第一人。王振鹏继承了北宋李公麟的“白描”画法,线条挺拔有力,富有弹性,既连绵不断,又有轻重、粗细、缓急、顿挫的变化。

《江山胜览图卷》虽为元代宫廷画家所绘,但该图客观地保留了很多宋代江南建筑的特色,并保有竹、樟、柏等南方植物以及水牛、山羊等南方家畜。画中所绘人物,仍旧保留了宋代的衣冠服饰,许多人物的装束在北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卷中均有出现。特别得注意的是,画中出现了元朝蒙古族的人物形象。

此画卷中大约有十六个蒙古持械军卒押运粮草的图像、画中两座城市(温州府治的永嘉、瑞安)的建筑,包括元代修筑的净光塔、永嘉码头等,为元代的历史事实,无疑。如果对当时两座城市及周围的民俗加以综合考证,诸如迎娶活动、南戏、杂技、医药、佛事、航运、渔业等,特别是对画中蒙古官僚娶亲的场面、永嘉杂剧、元代最为先进的四桅船、及卷尾的和尚杂技等图像进行考证的话,这些画中人物形象,有力地证明了他们是在元代活动的证据。

作品简介

在中国绘画史上,北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以表现当时都城汴梁的社会风俗和纪实性的描绘手法而享誉画坛,堪称是风俗画卷巨作中的典范,赫赫有名。而与之相伯仲的另外一幅表现南方风情的纪实性巨作——即将现身保利秋拍的元代画家王振鹏的《江山胜览图》长卷则因其极少露面而鲜为人知。

由比利时尤伦斯夫妇收藏的王振鹏的《江山揽胜图》卷,经清《石渠宝笈·续编》、《石渠随笔》卷四著录,将它断为王振朋真迹。

该卷是一件实景山水画,绘有许多海船、江船和渔港、海运码头。这里的城市建立在江海交汇之处,周围有群山环抱。画中的建筑样式有南方的特色。

画中不时出现一些标志性的景物。卷首绘有与山腰连体的石桥,其下涌泻出一股瀑布,此乃“石梁飞瀑”,是浙江东部天台山的“天台八景”之一。画中出现的一条大江,无疑是距天台山不远的瓯江,在江中,浮现一座有寺塔的小岛,那就是蜚声当地的江心屿,岛上的庙宇则是江心寺。在江畔的城市无疑是永嘉城(今浙江温州)。

《江山揽胜图》卷反映了元代浙江东南沿海的宗教活动是以佛教为主的客观事实。宋元时期的浙江东南名刹大多集中在永嘉和瑞安,该图客观地表现了当地宋代寺庙的基本状况。

《江山揽胜图》卷中所描绘的人物依旧保留著称南宋时期的衣冠服饰。在图中可以看到汉族男女皆保留了宋代的衣冠服饰,许多人物的装束出现在北宋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卷中,如下层百姓穿的宋式襦袄衫、裤等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画中出现了元朝蒙古族的人物形象。在图中出现了戽斗帽。戽斗本是舀水的用具,其形底窄小而口敞,用藤和草编制而成。因蒙古人的一种帽子的样式与此十分相似,故汉人称之为戽斗。另有一个骑马的男子,他头戴钹笠,身穿窄袖方领衣,这种元人特有的衣冠服饰在《元刻事林纪》的插图中比比皆是。钹笠俗称“鞑帽”。

断定该画的年代标记就在其中,我们必须掌握其三个要素:

第一,画中的北方少数民族在什么时候有可能聚集于浙东沿海?根据民族学的理论,古代不同的民族有著称不同的主要活动区域,当然,不能排除历朝历代还存在著称一些民族杂居地区。现已排除画中描绘的地区属于非民族杂居地区,那么,考察画中少数民族的族属和地位,就能推断出这件古画的时代。很显然,只有在元朝,浙东沿海才出现了蒙古族官员和蒙军。他们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著称深刻的联系,画中的蒙古族多著称官服,有的是行伍装束,这说明他们是这里的统治者,更证实了该卷所描绘的是元朝社会。

明朝立国,蒙古人已退到了长城以北,不可能以统治者的面目出现在浙江沿海。再从民族心理学的角度分析,明代画家决不可能去表现前朝异族统治汉族的绘画题材,更何况该图把蒙古官僚出行的情景画得如此耀武扬威。

第二,人类的风俗活动如同他们所使用的器物、建筑等具有一定的时代性。特定的风俗活动一旦形成,便有相当长的延续性;当大规模的人物活动表现出强烈的目的性或功利性时,甚至成为某个历史事件,这就与时代有了十分紧密的联系。如画中所绘出海之前的佛事活动、集市上的医药活动等等。

第三,在画中辨别哪些营造构件与时代相关。营造构件如舟船、建筑等直接反映了物质文化的发展状况。由于某些营造构件具有长期承传的稳定性,对鉴定古画的上、下限时就会将时代拉长,孤立地用于鉴定古画的年代就会缺乏应有的准确性。只能去研究画中大多数营造构件的时代趋向,结合其它的相关论证,才有可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。

《江山揽胜图》卷的绘画布局是按照山水画的章法展开的,画家十分注重气势开张和血脉贯通,在尽力摆脱南宋水墨苍劲的山水画风,直取北宋时期表现北方大山大水的全景式构图观念,继承了宋代全景式山水长卷的构图法则,横向展开数百里自然山川。该图共分为五个核心段落:A天台山,B永嘉城,C圣寿禅寺,D瑞安城,E宝坛寺,诸段结构明晰,过渡自然。

全图取景开阔,在长卷中仍然保留了全景式山水画的纵深感。这是注重平面展开的明代山水长卷所见不到的。画家借助瓯江和飞云江及漫天云雾的空蒙之感,给繁密的画面带来了开阔的天地,使全卷的构图开合、张驰和疏密有度,充满了节奏变化。

画家不仅擅长描绘人物,而且兼擅表现各类牲畜,如鞍马、牛羊和诸多家禽等,画家手下的马匹,圆活的线条极为概括且十分生动。图中所绘四百九十四幢房屋建筑和若干座塔、桥等及六十八条舟船、十四辆车轿等,屋宇鳞次栉比、错落有致。

画家对画中各种人物的活动组织得十分到位而毫无零乱之感。作者按照一个个不同的活动内容将人物群有效地“组织”起来,使画面髙潮迭起,吸引观者饶有兴致地“逛”完全图。各段的人物活动互有联系,丝丝相扣、环环相接,使之情节化而又不失之关联。特别是画家十分注重高潮中的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关系,以次要情节渲染主要情节,突出重点,画家将重要情节置于街肆大道上和寺庙山门处,主体情节即节日庆典和祭祀活动沿著称街道一贯到底。

画中的诸多人物已不是一般的点景人物,他们的活动大多数是社会性的,形成了元代后期浙东沿海的社会风貌。

综上所述,《江山揽胜图》卷的绘制时代应当是在元朝,这是一件纪实性绘画,描绘的地域必定是浙江东南沿海一带绮丽风光和风土人情,具体涉及到两山(天台山和雁荡山)、两城(永嘉和瑞安)、两江(瓯江和飞云江)、两寺(圣寿禅寺和宝坛寺)、一海(东海),描绘的时间是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前后。

全图绘仲春季节浙东沿海地区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,集山水、人物、界画楼阁和舟船,它既是研究元代当地社会政治的“百科全图”,又是研究元代绘画百科的重要图像。

该文摘引自故宫博物院余辉先生的《确立“多学科解析法”——以认知<江山揽胜图>卷为例》(原文见《艺术史研究》第五辑 p55-85 2003年 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)

脚注信息
访问统计